安全预防的基点:被动变主动
传统的企业生产安全预防工作,往往是从抓事故开始的。针对发生的事故查找原因,区分责任,总结教训,制定措施,甚至通报各单位引以为戒。这种方法,通常被人们称之为“问题出发型”或“被动式”管理。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安全预防工作的内容日趋错综复杂。这种“被动式”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其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这种“被动式”管理对安全状态没有一个系统的定性定量的概念,仅以事故来衡量,往往没有事故就一俊遮百丑;出了事故就一无是处,随之而来的是通报批评,甚至追究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责任。企业的管理者终日提心吊胆,却又心中无数,不知所措。为了变被动为主动,需要推行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安全系统工程。就是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识别、分析、预测企业生产的各种危险性或者安全性,对单位内部的安全状态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发现和确定种种不安全因素,预先在全系统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对策,消除隐患和薄弱环节,使之处于最佳安全状态,并通过有效工作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抓好薄弱环节和预防事故的发生放在“为主”的地位,人们又称之为“主动式”管理。
安全预防的前提:安全性预测
安全性预测的方法很多,必须本着“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依据预测的对象而选择预测方法。使用这些方法,不但可以找出影响安全的全部因素,而且可以看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搞好安全防范。
安全预防的核心:安全性分析
企业生产过程中实行安全系统工程,首先要从企业自身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危险性或安全性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确定影响企业内部安全的诸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从而完成系统安全的审定、系统性能的估计、系统效益的评价和安全系统发展的预测,为系统综合和系统协调提供基础条件和基本依据,进而对各种危险性或安全性要素作出正确的评价,以避免重复劳动并取得安全预防的最优方案。
从总体上看,影响企业生产安全的基本要素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人的要素,包括法人代表、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的素质。人的素质主要表现在组织筹划、评判决策、应急应变和竞争能力;二是物的要素,包括生产、生活、教学科研、交通运输、文化艺术等活动所需要的器材、装备和各种设施;三是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四是管理要素,也就是管理标准、制度及运行机制。这几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往的安全预防工作中,往往侧重于强调追究人的责任,强调经济制裁和行政处罚,忽视从根本上创造安全的物质条件,致使有相当大比例的企业安全措施达不到安全管理的要求,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甚多。因此,必须引起企业领导、生产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切实把安全预防工作作bc贷为企业的自身行为,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安全预防的规范:安全性评价
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种安全性要素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或程度才算安全,这就是安全性评价标准。安全性标准是企业生产安全预防的基础。没有衡量的标准,安全预防就没有依据,安全检查便是盲目检查,对安全因素或不安全因素的确立也无根据,也就无法检验和评价达到安全目标的程度。当前,标准不健全是企业生产安全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安全性评价,就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用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和比较检查,以得到企业生产安全状态的客观结果,为有针对性地搞好安全预防和安全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该根据不同企业、不同部位和不同物资的特点,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标准。
安全预防的运作:决策与实施
系统地进行安全性决策,就是根据安全评价结果,结合考虑存在的问题,权衡大小、利弊、缓急程度和主客观条件,确定采取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不断发展,企业本身和各企业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特点不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也不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但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一般规律,找出危险性或安全性的特点,作为决策的依据。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缩短安全系统工程周期,节约“费用”,即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消耗达到最佳效应。安全决策的实施,就是抓好各项安全预防措施的落实,这是安全预防的关键。如果仅把安全预防写在纸上,流于形式,不抓落实,那么系统安全预测、分析、评价和决策再好,也只能是“海市蜃楼”。